【什么是心肌梗死】心肌梗死,俗称“心脏病发作”,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突然中断导致的心脏肌肉损伤。这种情况通常由冠状动脉的阻塞引起,最常见的是由于血栓形成。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急症,及时治疗至关重要。
一、
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脏的供血动脉被堵塞,导致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。常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发血栓,或血管痉挛等。症状包括胸痛、呼吸困难、恶心、冷汗等。诊断主要依赖心电图、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手段。治疗包括药物溶栓、介入手术(如支架植入)以及生活方式调整。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、血脂、血糖,戒烟限酒,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。
二、心肌梗死知识表格
项目 | 内容 |
定义 | 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心脏供血动脉突然阻塞,导致心肌细胞缺血、坏死的急性病症。 |
常见原因 |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、血栓形成、血管痉挛等。 |
典型症状 | 胸骨后压榨性疼痛,持续时间长;可能放射至左臂、下颌、背部;伴有出汗、恶心、呕吐、呼吸困难等。 |
诊断方法 | 心电图(ECG)、心肌酶谱检测(如CK-MB、肌钙蛋白)、心脏超声、冠状动脉造影等。 |
治疗方法 | 1. 药物治疗:抗血小板药、抗凝药、溶栓药、镇痛药; 2. 介入治疗: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(PCI); 3. 手术治疗:冠状动脉搭桥术(CABG)。 |
并发症 | 心律失常、心力衰竭、心源性休克、心脏破裂等。 |
危险因素 | 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、家族史、缺乏运动等。 |
预防措施 | 控制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脂、高血糖),戒烟限酒,均衡饮食,规律锻炼,定期体检。 |
通过了解心肌梗死的基本知识,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知,增强预防意识,并在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,争取最佳治疗时机。